雖然加密市場情緒低落,行情走入暗淡階段,但卻也正是技術賽道迎來嶄露頭角的好時機。很多項目方借機這場冷靜周期回歸開發,通過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撐,為行業的下次高光時刻做鋪墊。但我們也認識到這並非易事,區塊鏈技術開發戰向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難度之大,可以從以太坊2.0屢屢推遲的進度表中感受一二。
以太坊接二連三的合並推遲戰
以太坊升級!以太坊升級!!這場戰役在開始的口號喊得有多響,在後面的抵近就有多難。以太坊的升級之路在信標鏈與主網合並階段便不斷出現時間延後。
以太坊2.0真正始於信標鏈的推出,即2020年末的0階段,此時信標鏈開啟了至少32枚ETH的驗證者質押。接下來的重要步驟就是將信標鏈與以太坊主網絡進行合並,使網絡能夠整體切換至Pos共識機製。
今年4月份,以太坊合並領導人Tim Beiko表示,開發人員尚未交付The Merge的確切日期,原定於5月完成暫且擱淺,後又確定表示,The Merge不會發生在六月,可能會在之後的幾個月內,但具體時間仍然是未知的,合並時間就這樣被屢次推遲著。最新在7月14日舉行的電話會議上,以太坊開發人員在9月中旬合並目標上加倍下註,但有核心人員發推說,請將此視為計劃時間表。看來,這仍是一個難以明確的時間點。
關於合並進度推遲,開發人員也有自己的難處。他們表示The Merge延遲的確遭到了加密社區成員的失望,當人們因為時間線的微小變化而挑剔和攻擊團隊,我們非常惱火,Merge背後的技術復雜性儼然證明任何延遲交付都是合理的,且我們是如此接近且努力地工作。
技術開發戰:在測試中揣測民心
以太坊從Pow轉向Pos機製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劇痛,過程中需要以太坊以往發展培養而來的龐大礦工和驗證者,認可並積極的完成共識遷移,而在大工程的背後,相關的技術配套方案也需要同步開發著,被行業廣泛關註且熱烈討論的便是難度炸彈這一提案的實現。
我們暫且不探究難度炸彈的技術性分析,從比較直白的理解來講,即通過設定難度讓挖礦者望而卻步。在難度炸彈奏效初始階段,挖礦者還會覺得出塊容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無限的區塊鏈難度最終會使驗證者無法產出新的交易和區塊,不得不去轉向POS機製。以上是難度炸彈的設計初衷,而真正考驗技術方案的有效性則在於炸彈爆炸的時間點。因為過早或過晚都是一個致命的爆炸,它需要與POS機製的設計同步協同,這就需要開發團隊精心設計和周密開發。關於難度炸彈的推進,開發團隊還需要審慎前行。
除了技術上的開發難度和節奏掌控,另一難點在於龐大用戶群體的價值共識轉變。POW工作量證明機製始於以太坊起步,並在這些年的發展中累積了強大的共識精神,即便轉向POS共識提議早在幾年前提出,但幾年下來社區用戶群體無法作出共識一致,本質來說用戶已經習慣了POW挖礦,一種較為古老而公平的共識方法,而並不十分認可旨在財富體量比拼的POS機製。客觀評價共識機製對公鏈的發展影響,POW耗能但公平,POS輕松但集權。
不論以上的評判結果如何,以太坊的升級是必須也不得不推進的事情。正如官方透露的消息,以太坊測試網合並大部分成功,即使中間有停頓也不會關閉合並。最近,以太坊在公共測試網絡Sepolia上完成了倒數第二次重大合並試驗,雖然還是有大約 25-30% 的驗證者在 Merge 後由於「錯誤的配置」而離線的情況出現,但測試鏈上的第一個交易區塊獲得了超過 94% 的接受率,我們也會在未來幾天監控測試網。7月15日,以太坊又部署了最新的影子分叉,用來在過渡到權益證明之前測試特定功能。
Layer2方案者們如何搶灘窗口期
DeFi之夏為以太坊帶來龐大的交易體量,並引發巨大擁堵,由此用戶出走,很多新興價值公鏈獲得機會,並承載了以太坊大部分的外溢價值。無獨有偶,以太坊合並升級進展緩慢,又為眾多擴展解決方案賽道帶來了機會,尤其是以太坊創始人V神看重的Layer2們。
關於Layer2方案進展和優劣,WebX實驗室曾經幾篇相關文章,時隔幾個月後,它們各自又取得了眾多顯著成績。包括 Polygon、Optimism、zkSync 和 Arbitrum。Polygon 是以太坊網絡最成功的二層協議,由於其驚人的功能,該網絡變得越來越流行,Polygon 用戶可以花費幾美分進行相同的交易,而以太坊用戶則需要花費數百美元。有趣的是,該協議同步支持不可替代的代幣標準,這為其斬獲NFT賽道項目方提供了支撐。
Optimism一直以樂觀節奏推進,該項目在不斷吸收項目方大幅加入同時,最近也順勢推出了自己的代幣OP,據悉,眾多交易所紛紛上線該代幣現貨及期貨交易,官方報道稱,該OP代幣分配主要用於空投、核心貢獻者、投資者、追溯公共產品融資以及生態基金。目前,第一次占代幣總量5%的空投已經完成。目前的市值來看,它與Polygon還有較大差距,僅為 MATIC 的 1/30。
ZK-Rollups系作為另一佼佼者,其開發進程依然緩慢,生態建設相對落後。關於ZK系的未來性,V神曾經指出,其對以太坊將來的發展是重要的。目前,該賽道的zkEVM實現了對EVM兼容且開發了對零知識證明友好的虛擬機,可以全面支持以太坊DAPP,由此在最近時間也獲得了較大的發展。除此以外,該賽道的項目方如zkSync已經開始探索可組合性,未來的生態規模值得期待。
從數據方面看,Optimism Rollup系的Arbitrum處於榜首位置,Optimism緊隨其後。近乎占據了整個市場鎖倉量的75%。從Layer2賽道的總鎖倉量看,2022年受大市場環境影響,Layer2也同樣表現頹勢,出現了斷崖式的鎖倉下跌,但不可否認整體韌性依舊堅挺。最新數據顯示,以太坊Layer 2總鎖倉量回升至48.5億美元,其中,鎖倉量前五分別為Arbitrum(24.9億美元,7日漲幅10.83%)、Optimism(11.8億美元,7日跌幅31.39%)、dYdX(5.67億美元,7日跌幅1.96%)、Loopring(1.97億美元,7日漲幅13.10%)、Metis Andromeda(1.32億美元,7日漲幅17.72%)。
(數據來源:L2beat)
值得關註的是,由使用量增加、流動性以及應用程序在 Arbitrum 和 Optimism 等網絡上的部署推動,L2生態系統整體方面是在增加的,從2019年的3.71億美元到現在的37.9億美元。我們看到Arbitrum生態合作馬不停蹄,目前已有超過 400 個項目獲得了接入資格,十余項目已經成功完成部署。而ZK技術方案的難度問題和不兼容EVM特性,通用性方面無法滿足大多數項目的需要,在生態合作上趨於自主開發,生態所見多是公鏈上的原生項目,除了主要的Layer2方案者們,相關的Layer2配套方案也在不斷發展,譬如Aztec推出DeFi隱私橋Aztec Connet,跨鏈協議Ren Protocol集成Optimism。可以預見,如若Layer2開發成功,勢必會分散以太坊的流動性,但就目前而言,Layer2追趕以太坊是望塵莫及的。
以太坊升級是一場內耗嗎?
對於以太坊的升級合並,一部分礦工本身已經慢慢接受,對於不確定的合並時間也表現出了輕松心態,表示不管合並時間何時確定,其挖礦工作仍舊在同步的進行著,且合並之後並不會直接停止挖礦,無法再挖的時候也就是真正放棄的時候。當然也有POW支持者嚴重質疑Pos股權證明,稱其本質是使代幣成為證券,對此,Vitalik進行了駁斥,認為這是赤裸裸的謊言。當然這樣一來二往的口水戰只是表明觀點立場的不同,這並不妨礙以太坊內部升級的節奏。
關於以太坊合並會不會讓ETH通縮的問題,加密研究員Mando在推特上表示,持續看好ETH,合並之後,Gas費可能不會大幅下降(至少在中期),其次ETH不會出現通縮,其供應量應該每年增長0.2%左右。一些專家同樣表示,在新區塊鏈占據部分市場份額之後,以太坊合並更新可能會引發以太坊的進一步發展,並帶動相關代幣市場突飛猛進。
可以肯定的是,以太坊升級是公鏈生態和行業發展史上尤為重要的一個裏程碑,無論在性能、費率、安全性方面,都會對行業帶來直接且重大影響。最近,DeFi研究人員Vivek Raman在推特上強調,即將到來的以太坊合並將為該智能合約平臺創造更好的經濟結構。根據Raman的說法,向PoS的轉變降低了ETH的通脹,提供了更好的安全性,並將ETH定位為數字債券,這使得其生態系統的發行量減少了95%,限製了一天可以出售的ETH數量。Raman還稱,在合並之後,該平臺將擁有更好的安全性。除此之外,Raman還認為,以太坊合並將使ETH作為一種價值儲存和抵押資產,補充比特幣的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