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密报 > 文章列表
W&M 報告 103:面向音樂人的 Web3 工具現狀

譯者序:

報告系統介紹了音樂類 Web3 現狀,分別以市場,藝術家,粉絲,消費者為縱坐標,資金,效用和不同公鏈為橫坐標,系統分析了整個行業的歷史和趨勢,同時給出整個行業全景圖,又特別強調元數據調整在當前面臨的緊迫挑戰。深度好文。

tl;dr(太長不看版)

現在音樂 / Web3 工具越來越多樣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令人興奮。每周都有新平臺上線,通過 NFT、社交通證和 DAO 基礎設施,幫助藝術家建立圍繞創造力和粉絲參與的新經濟模式。然而,為了使該生態系統適用於所有職業階段的藝術家,朝著健康並可持續的方向發展,音樂 / Web3 資金流動的不平衡問題,以及基礎元數據和社區建設模式的差距等問題都亟待解決。

Water & Music 社區在過去兩個月完成了《音樂和 Web3 領域現狀》系列研究報告,報告一共包含五個部分,本文為第二部分。我們在文末列出了為本部分研究提供線索的貢獻者。(按角色分類)

本報告的第一部分研究了《生成性音樂 NFT 的新興市場》,第二部分研究了《「音樂 NFT」的法律和合同問題》(特別是那些承諾分享流媒體收入或版稅的 NFT)。你可以通過訪問我們的官網查看目前完成的所有報告,以及社區成員和貢獻者的完整名單。

在 2021 年的大部分時間裏, NFT 的隧道現象深刻改變了主流音樂行業對 Web3 的看法。僅用了幾個小時,3LAU 和 Grimes 兩位音樂家的專輯銷售額就分別達到了七到八位數;隨著各路名人成群結隊,在初春加入音樂 NFT 的行列,音樂 NFT 一級市場的 3 月份總銷售額達到了 2,700 萬美元,創下月銷售額的最高記錄。這種狂熱引發了 一些騙局 和 粉絲的反感,認為 NFT 作為一種音樂形式,存在金融獨占性和環境問題。

隨後音樂 NFT 進入了熊市,也讓音樂行業的許多人清醒地認識到,不能只把目光放在短期搶占市場和快速吸金,而是要建立更全面、更周到的戰略,將 NFT 納入藝術家的長期營銷戰略和商業模式。2021 年 8 月,我們團隊的兩位成員 Cherie Hu 和 Brooke Jackson 為 NFT Now 寫了一篇客座文章,將這種轉變稱為「從藏品到社區」。當時,NFT 的新興用例包括便攜式粉絲身份、鏈上票務解決方案和加密原生專輯的推出。

四個月後,隨著更多藝術家開始嘗試使用該技術,Web3 的長期用例開始變得更加清晰。藝術家們的目光跳向了 NFT 的遠方,開始通過社交通證和 DAO 探索可交互的粉絲贊助、眾籌、社區驅動的創意合作等新模式。反過來,這種實驗精神正在為新的音樂 / Web3 創業公司創造肥沃的土壤,以解決藝術家面臨的各種問題。

由此,我們認為是時候重新評估今天音樂和 Web3 的現狀了。我們推出了音樂 / Web3 工具的市場全景圖,涵蓋了 80 多家不同的初創公司,它們都是在音樂和以創作者為中心的背景下,發行了 NFT、社交通證或建立了 DAO 的企業。這些工具大多是在今年推出的,證明了為藝術家開發 Web3 原生解決方案的勢頭延續到了 2022 年。

請註意,這張市場全景圖可能並不詳盡;我們的主要目的是呈現整個音樂 / Web3 行業全景的初始心智模型。如果你發現全景圖或我們的整體加密數據看板中缺少哪些初創企業,可以填寫此表格補充。

image.png

除了市場全景圖,我們徹底更新了我們會員專用的 音樂 / 加密數據看板 的工具部分。自 2020 年夏天以來,我們一直在追蹤音樂 NFT 的銷售情況,但一直都沒有進一步細分。現在,我們將其分為兩個新的標簽:

音樂 / Web3 工具

這是一份精心篩選的創業公司和工具名單,藝術家和音樂品牌正在積極利用這些公司和工具來塑造整體的 Web3 戰略,包含 NFT,跨粉絲 / 社區參與、音樂許可權、分銷等等方式。該數據庫可根據以下維度分類查看:核心效用、渠道網絡、啟動日期、融資金額等等。

Mirror 上的音樂眾籌和 NFT 銷售活動

在去中心化發行平臺 Mirror 上舉行的、與音樂相關的眾籌和 NFT 銷售活動的運行清單。特色項目包括個人藝術家(比如,Daniel Allan 和 Ibn Inglor)的活動,新廠牌 DAO(比如,Good Karma Records 和 XYZ)的融資。截止目前,該平臺上以音樂為核心的通證眾籌總額已達到近 200 ETH。

雖然這些基礎數據(本報告發布後將繼續每周更新數據)只提供給付費會員,但我們想為今天的音樂 / Web3 建設者提煉出一些關鍵趨勢和明確需求。我們希望這一資源能確保未來的 Web3 基礎設施對藝術家和粉絲來說是可持續的、有益處的,同時對可能復現 Web2 行業的問題起到警示作用。

研究方法和免責聲明

為了建立該市場全景圖,在兩個月內,我們從社區中搜集了很多關於音樂 / Web3 工具的建議。收集的數據包括產品類型(普通 NFT、音樂 NFT、社交通證)、核心效用(音樂 / 音頻收藏品、粉絲 / 社區獎勵、版稅投資、活動票務)、網絡類型(以太坊、Flow、Polygon)和公開融資信息(主要從 Crunchbase 提取)。在此期間,我們還在我們的 Discord 服務器上舉行了幾次每周頭腦風暴和反饋連線,以確定數據庫的範圍和我們如何從數據中挖掘出更深層的故事。

免責聲明如下

該數據庫和市場全景圖將聚焦於幫助藝術家在鏈上建立或出售創意作品的服務,而不是一次性的 NFT 收藏。例如,Arpeggi Labs 是一個用於音樂創作和製作的鏈上 DAW(作曲軟件),任何藝術家都可以使用。而鏈上生成音樂項目 EulerBeats 並沒有為藝術家提供自助工具,因此從本名單中剔除(不過,在本報告的第一部分《音樂 NFT 會迎來他們的 PFP 時刻嗎》一文中有介紹到該項目)

我們希望這份名單篩選出來的是開放和活躍的工具和平臺,即讓更多的藝術家參與到平臺的產品和功能中,而不僅僅是註冊一個等候名單或閱讀一份白皮書。 我們名單中的一些公司並不面向所有藝術家提供產品或服務,而是選擇通過獨家交易來開展業務(Sturdy Exchange、p00ls)。還有一些公司在會議或其他活動中展示了工作原型,但還沒有為更多的人推出功能性產品(如 Dequency)。盡管圍繞它們是否是最純粹的、更去中心化意義上的「Web3」還存在著爭論,但我們仍然決定納入這類公司,因為有一些切實的證據,可以證明它們在鏈上把錢轉移給了藝術家或權利人。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傾向於排除像 OpenSea 這樣的通用型 NFT 平臺,因為它們並不是專門為創作者或藝術家服務的,即使這些平臺可能為整個音樂 NFT 類別帶來大量收入。對於希望了解更多建立行業定製工具公司的音樂受眾來說,這樣的數據庫和市場全景圖更加靈敏有效。

數據可以告訴我們哪些信息?

我們可以用三種主要方式來劃分當今的音樂 / Web3 市場,各有特點;無論你是藝術家、開發者還是企業家,都可以在每一種方式中找到自己的未來機會:

金錢方式;

效用方式;

網絡方式。

具體如下

1)金錢:

前所未有的大量風投資本正流向 NFT 和藝術家的社交通證工具,超過了直接流向藝術家本身的 Web3 資金數量。

2)效用:

經歷了音樂 NFT 的熊市,音樂 / Web3 創始人正在試驗 Web3 基礎設施的新應用,促進更多的藝術家與粉絲互動,將重點放在長期的粉絲回報、版稅投資和音樂消費與探索等一些關鍵效用上。

3)網絡:

目前,音樂 / Web3 工具也高度兩極化,開發者需要決定到底是采用復雜的去中心化基礎設施,還是通過托管錢包讓粉絲直接參與到區塊鏈網絡。

遵循金錢 

音樂 / Web3 工具獲得了數億美元的資金,但有多少是流向藝術家的呢?

如果不算我們數據庫中的大眾 NFT 市場和平臺(Foundation、Sturdy Exchange、MakersPlace 和 Manifold Studio),音樂 / Web3 初創公司在 2021 年已經籌集了超過 3 億美元的風險資本資金。

如我們所料,吸引最多資金的兩類音樂 / Web3 公司是:

音樂 NFT 平臺

Doja Cat 和 iHeartRadio 合作的 OneOf 獲得 6300 萬美元;由 DJ / 製作人和加密老手 3LAU 共同創辦的 Royal 獲得 5500 萬美元。)

社交通證工具

Rally 獲得 5700 萬美元,它為 Megadeth 和 Portugal. The Man 等人推出了通證。p00ls 獲得 1800 萬美元,該公司剛剛為製作人 Blond:ish 推出了社交通證。

讓我們將這些數字與今年的音樂 NFT 收入進行比較,根據我們在 數據看板 上的持續追蹤,音樂 NFT 今年的主要銷售收入剛剛超過 8300 萬美元。雖然這看起來是一個很高的數字,但有三點要註意。

由於各種原因,並非所有的 8300 萬美元都直接歸藝術家所有(例如,藝術家與一個或多個創意合作者分享收入;或平臺從銷售中抽取 5% 至 20% 的份額;或藝術家選擇將資金用於慈善事業;或部分收入最終被上鏈費或其他成本吃掉)。因此,雖然 8300 萬美元可能準確地代表了收藏家和公眾在音樂 NFT 中預先看到的價值,但藝術家得到的實際資金可能少得多。

這些銷售中超過 75% 集中在短短三個月的空前 NFT 炒作漩渦中(2021 年 2 月、3 月和 4 月)。

這些銷售中近 90% 集中在前 5 個平臺:Nifty Gateway、Origin、OpenSea、Crypto.com 和 SuperRare。重要的是,除了 OpenSea 之外,所有這些頂級平臺都是邀請製,即 99% 的藝術家都無法使用。因此,8300 萬美元的數字在很大程度上沒有反映出大多數藝術家試圖在當下 Web3 前行的財務現實。

這些統計數字顯示了一個不幸的現實:當涉及到音樂和 Web3 時,流入音樂 / Web3 技術的資金量至少比流入藝術家的資金量多出 3 倍。這並不像 Web2 音樂產業那樣不平衡 —— 例如,Spotify 在其自身市值接近 500 億美元的同一年裏,分配了大約 50 億美元 的流媒體版稅。但是,在對「確保藝術家和創作者在未來的音樂 / Web3 發展中保持重心」的問題進行更深思熟慮和批判性的討論背景下,這仍是一個重要的資本流動不對稱現象,需要加以註意。

遵循實用性,Web3 體驗不僅僅是藏品

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們最初的市場地圖:

image.png

生態系統中的許多公司正在訴諸於騙人的營銷策略,往往以犧牲對粉絲的充分教育和保護為代價。我們之前在 Water & Music 認為很多的音樂平臺都存在這樣的現象。考慮到這一背景,「音樂 / 音頻收藏品」 占到了我們名單上公司的近 50%,不出所料地構成了市場地圖中最受歡迎和最擁擠的一種效用。

從更廣泛的音樂和技術史路徑來看,第一代 Web3 的大部分產品圍繞市場基礎設施建立是有道理的。類似的,Napster 推動了數字文件共享的早期使用,iTunes 推動了 MP3 的銷售,Spotify 把流媒體變為主流。在 Web3 中,重點恰好是 NFT 的交換(包括鑄造、購買、銷售和分銷)。

與 Napster、iTunes 和 Spotify(它們在當時都代表了粉絲消費的新模式)不同的是,NFT 以及社交通證代表了一個新的機會 —— 讓藝術家與粉絲之間產生更多互動。雖然歌迷消費數字音樂的結構歷來是單向交易(下載歌曲、購買歌曲、流媒體歌曲),但 Web3 的基礎技術為圍繞歌迷和社區參與的更多工具提供了可能性。

為此,我們認為在音樂 / Web3 領域有三個新興的實用性類別,它們將決定 2022 年的發展前景。

歌迷 / 社區獎勵和社交通證(占我們地圖上公司的 12%)

在藝術家 / 粉絲關系的最基本層面上,ERC20 或 ERC721 通證都能使粉絲的贊助記錄易於雙向核實,與以往停留在各自平臺上的點贊、喜歡或關註不同,這是相對於 Web2 世界的一個重大範式轉變。

這種情況下,除了將 NFT 作為一次性收藏品之外,許多藝術家和音樂團體開始將互聯網和親身體驗結合起來,將 NFT 作為解鎖長期的、可互操作模式的門戶。我們名單上的這類工具的主要例子包括 Unlock(可驗證通證的 WordPress、Discord 等)、Temple(通過通證管理 WordPress、Shopify、Webflow 等)、FWB Gatekeeper(驗證通證的活動)、Afterparty(驗證通證的活動)和 Communifty(驗證 NFT 來管理 DAO 的訪問)。

在 NFT 之外,包括 Rally、Mirror 和 P00LS 等合作平臺在內的不少平臺都開始普遍接受通證的使用。通證是可以賦予粉絲不少好處的,比如更深入地進入藝術家的獨家社區,有時甚至對藝術家的職業生涯或創作過程中的某些決定有管理權。當然,還有一個額外好處(或負擔):獲得藝術家加密貨幣所預期的外在經濟回報,其關鍵影響在涉及到重塑藝術家與粉絲的關系時(後面會有更多介紹)才會顯現出來。

版稅投資和許可證明 / 元數據管理(12%)

我們名單上的幾個平臺專註於 Web3 基礎設施這個領域,以更精簡的方式管理音樂元數據、許可交易和版稅投資協議。像 Royal 和 Decent 這樣的平臺與藝術家合作,進行一些 NFT 中 的零散投資。一些如 Royalty Exchange 和 Republic Music 的 Web2 平臺(股權眾籌平臺,而不是唱片公司)也將 NFT 納入他們的投資產品目錄。作為傳統投資協議之上的附加部分,這些協議仍然是鏈外和被高度監管的。

歌迷能夠擁有他們喜愛藝術家的音樂的 「股份」,這個概念在理論上聽起來很誘人,但目前有兩個主要問題。

大多數版稅投資 NFT 應用協議缺乏有關音樂版權的基本知識,而且未能向終端消費者傳遞信心。把這種缺乏教育的情況帶到鏈上,加劇了正在進行的粉絲和投資者保護問題。

這類工具依賴於傳統的流媒體經濟,沒有一個能真正顛覆當前音樂經濟。正如 Dan Fowler 之前為 Water & music 所寫的文章那樣,這些項目「最終仍然依賴老式的版稅流動」—— 即流媒體版稅 ——「在他們的系統中產生價值」,而不是基於這樣的假設:音樂產業未來的價值產生來源將完全來自今天的主導金融結構之外。

對 Web3 友好的音樂流媒體體驗,包括 Discord 機器人(10%)

最近幾個月,我們看到 Web3 中出現了一種迷人的新文化。與音樂行業不透明的商業行為相比,今天的許多音樂和文化 DAO 正在建立定製工具,並向其他 DAO 社區免費提供模塊化的服務。這種合作框架擴展了「為網絡而來,為工具付費」的範式,這種範式正滲透到整個在線付費社區。

早在 2021 年 7 月,Friends With Benefits 就以 FWB Gatekeeper 在文化類 Web3 圈子裏率先引領了這種思維方式,這是一個定製的通證驗證票務應用,他們的社區為他們的線下活動建立了這個應用,其他幾個 DAO 如 The Heart Project 和 SquiggleDAO 後來也將其用於自己的聚會。

此後幾個月,一些音樂 DAO 推出了定製的 Discord 機器人 —— 主要是在音樂 NFT 的基礎上創建新的消費和策劃層,並以更多的 Web3 原生方式把音樂消費直接付費給藝術家。這類的典型例子包括:

Tone,Topshelf 唱片公司自己的免費 Discord 音樂機器人,它從 SoundCloud 和 Bandcamp 提取歌曲,用 Celo 向藝術家付款。

BPM bot,一個由 Songcamp 建立,從 Catalog 上音樂 NFT 中抓取數據的 Discord 機器人。

Future Tape,由 Hype Machine 的 Anthony Volodkin 建立的定製界面,用於瀏覽目錄上的音樂 NFT,具有最高銷售價格、頂級收藏者等過濾器。

2022 年圍繞 NFT 的音樂「消費」和用戶參與都在持續增長,特別是在加入更廣泛、更主流的粉絲群體的背景下,這些技術發展在音樂 / Web3 社區中逐漸普及,也許正說明了可發現性和人工策展的重要性。

遵循網絡 ,讓 Web3 更明顯

我們還為市場地圖收集了網絡信息(根據托管每個工具的區塊鏈)。到目前為止,以太坊是我們數據庫中最受歡迎的網絡,托管了我們名單上超過 50% 的工具。其他包括:

Flow—— 由 Dapper Labs 創建的股權證明區塊鏈;占我們名單的 8%,例子包括 KLKTN、RCRDSHP 和 Sturdy Exchange。

Polygon—— 以太坊的第二層擴展解決方案;占我們名單的 8%,例子包括 Serenade、Decent 和 YellowHeart(它也支持以太坊)。

Tezos—— 由瑞士政府監督的質押證明區塊鏈;在我們的名單中占不到 5%,例子包括 OneOf 和 Truesy。

image.png

為什麽在網絡層面理解音樂 / Web3 工具很重要?這一切都歸結於理解我們在談論去中心化時的意思 —— 這個概念是 「Web3」基礎設施最純粹的核心優勢,但並非所有網絡都同樣采用。

去中心化的核心是使人們相信你的資產是安全的,它只提交給明確編程的東西,而且是永久的。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衡量網絡的去中心化。一種方式是看在一個給定的區塊鏈上操作一個節點的可能性,並計算底層協議的獨立、不相關的主機或「節點操作員」的數量。另一個衡量標準是協議供應的通證的分布,以及隨著時間推移供應政策的管理情況。理想情況下,在「Web3」的最純粹表達中,網絡本身和用戶對網絡的訪問都應該是完全去中心化的。

每個網絡都存在於一個去中心化的範圍;按用戶數量計算最活躍的以太坊,根據上述指標是最全面的 「去中心化」網絡。因此,一個繁榮的社區正在應用層建立起來,並影響著包括音樂類在內的整個 Web3 運動。NFT、社交通證和 DAO 的基本概念都是在以太坊網絡上首先構建並發展起來的。

從營銷和引流的角度來看,是否在應用層將區塊鏈的復雜性暴露出來成為現在 Web3 的最大爭議。自互聯網誕生以來,它一直圍繞著改善用戶體驗和從根本上簡化流程進行優化;相比之下,加密貨幣仍處於起步階段,用戶體驗比較笨拙,需要一個全新的流程。對於終端用戶來說,加密貨幣引入了這種不是美元的「數字貨幣」的概念,一種不是錢包但實際上是作為區塊鏈個人門戶工具的概念。

流行的 NFT 藝術市場 Foundation 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Kayvon Tehranian 在他的文章 《為什麽加密貨幣想要被看到》中提到了這個網關的概念。對 Tehranian 來說,在開發 Foundation 的早期,笨重的用戶體驗是一個主要問題,以至於「找出如何抽離加密貨幣成為我們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焦點。」他寫道,「然而,當我們試圖進一步推動這種方法時,我們開始遇到問題。而且我們采取這種方法的時間越長,問題就越大。最終,我們意識到,每一個新的努力,我們都在給自己挖一個更深的坑。」

正如 Tehranian 的文章標題所言,加密貨幣和它的笨重性,最終都希望被看到。可以說這樣做的後果是減少了這些新工具( Web3,用戶擁有的互聯網)提供的價值。相比之下,去年在較新的與以太坊不兼容的網絡上出現了幾個 NFT 市場,相反,這些市場被稱贊「比以太坊更好」,它們有的網絡費用更低,有的用戶體驗更好,或者兼而有之。

這種差異在我們自己的音樂 / Web3 數據庫和市場地圖中顯現出來,它廣泛代表了是否願意在應用層透明地顯示去中心化的笨拙。例如,當過濾我們的數據庫,只顯示托管在以太坊上的、不提供托管錢包選項的工具 —— 即迫使用戶從一開始就與真正的去中心化的公共區塊鏈互動的工具 —— 只有不到 25% 的項目滿足這些標準。 其中值得註意的例子包括 Foundation、Manifold Studio,以及許多包括 Catalog、Mirror 和 Artiva 在內,運行在 Zora 協議上的應用程序。

同時,在我們的數據庫中,三分之一的音樂 / Web3 工具為粉絲和收藏家提供了一個保管錢包的選項,使他們不需要直接與特定的網絡互動。這種心態可以說是為了一棵樹放棄整個 Web3 森林;為了讓用戶真正擁有互聯網,區塊鏈技術的全部意義就在於強行要求用戶與網絡本身進行互動。

對音樂 / Web3 建設者的三個要求

除了上述數據驅動的趨勢外,我們已經確定了 Web3 工具可以改進的三個關鍵領域,以提高藝術家和觀眾的可及性。

以創作者為中心,為音樂 NFT 建立更好的元數據模型

元數據作為 NFT 最關鍵的組成部分之一,特別是在音樂方面,你在表面上是看不到的。

NFT 元數據涉及對某一特定資產的屬性的存儲,要麽在如 IPFS 或 Arweave 的鏈上,要麽在如中央數據服務器的鏈外。以下是最常見的 NFT 元數據關鍵字:

圖像

圖像數據

外部地址

描述

名字

屬性(例如主要用於 PFP 的顏色和服裝特征)

背景顏色

動畫地址(由於某種原因,目前這個鍵是存儲音樂的地方)

YouTube 地址

為了獲得 NFT 交易的簡潔數據,上述元數據標準在很大程度上被 OpenSea 所影響和改變。但是,目前 Web3 環境的諷刺之處在於, OpenSea 作為迄今為止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 NFT 交易市場,即使其他 NFT 平臺在某種資產上比較擅長(例如 Mint Songs),為了最大限度地在 OpenSea 上曝光,也不得不去迎合 OpenSea 的元數據標準。初創公司被壓力所迫,不得不把他們的產品同質化到一個在他們之前建立的系統中,這有悖於 Web3 中所謂的互通性精神。

我們需要一個更好的、更有針對性的音樂 NFT 應用標準 —— 而且越快越好。因為區塊鏈技術的一個決定性特征是不可更改性,很多智能合約的構建方式是元數據被「凍結」、不能被改變。這意味著,我們等待對現行系統進行修改的時間越長,就越難符合更好的標準。如果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或 dApps)沒有一個標準的方式可以讀取數據,這將給他們帶來問題。

假設有一個在 NFT 元數據中加入流派作為一個關鍵字的潮流,這樣 dApps 就可以為粉絲建立創造性的過濾方法。但在這被完全采用之前,你已經凍結了通用元數據,沒有任何鏈上流派信息。這意味著在不引入中心化服務的情況下沒有辦法將你的 NFT 整合到這個新標準中,(例如,被迫在中央數據庫中對你的 NFT 進行內部自我分類,或者將你自己的 NFT 送入第三方的所有沒有這個流派密鑰的 NFT 的中心化數據庫),那麽你的 NFT 只能完全被排除在外。

總的來說,隨著區塊鏈有了更多的使用,已經出現了將視聽作品放在鏈外以節省交易成本的遷移。在與永久和半永久存儲系統混合使用時,對元數據進行明確的劃分將尤為重要。

本著行業中的合作精神,迫切需要根據藝術家現有的創作和商業關系,來改進音樂 NFT 的元數據標準。例如,在目前這種 NFT 鏈上支付的範式中,我們總是假設 NFT 背後的上鏈方是藝術家。在現實中,它往往是藝術家的經理或其他團隊成員,負責為他們建立和鑄造音樂 NFT。然而,沒有一種簡單的、標準化的方法可以讓第三方將 100% 的版稅發送給原始藝術家。

在後端有了一個統一的音樂元數據標準,我們就可以避免,比如說通過猜測和分割「ft.」或 「feature」文本的描述或名稱來劃分一個曲目的合作者。從而使我們在前端創建更強大、優雅的體驗,向 dApps 提供他們所需的數據,以便對下遊 Web3 的粉絲產生積極的影響。

(如果你對音樂方面更多的合作性元數據標準感興趣,請聯系 Water & Music 成員和第一季的貢獻者 Garrett Hughes,並查看他在這裏編寫的開源工作文件)。

更好的粉絲養成模式

與視覺藝術一樣,收藏家對音樂 NFT 蜂擁而至,藝術家發布音樂的平臺不斷湧現,這反過來又吸引了大量的藝術家。在以太坊的所有主要音樂 NFT 平臺(Mint Songs、Catalog、Zora)中,只有大約 500 名獨特的收藏家,他們的大部分藏品都集中在已經成名的藝術家身上。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從我們的數據庫中推斷,這與成功從 NFT 銷售中獲得收入的藝術家的數量大致相同。

音樂 NFT 所有權似乎也高度集中在較富裕的收藏家手中。最近幾周,Haleek Maul 在 Catalog 上拍賣了 11 個 ETH,Two Feet 在 Glass 上拍賣了 11 個 ETH,這些具有裏程碑意義的音樂 NFT 被主要的加密貨幣巨鯨或投資者獲得,他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粉絲」。這種集中化與 NFT 更廣泛的市場趨勢是一致的;2021 年 10 月發表的一篇學術論文發現,前 10% 的交易者占據了 NFT 交易量的 85%,並且所有 NFT 的 97% 都至少被他們交易過一次。 

因此,我們認為音樂 / Web3 生態系統的增長不僅需要關註新藝術家的加入,還需要在 NFT 的特定領域內或從其他途徑、以更實惠的價格增加活躍的普通用戶的數量。對於音樂 / Web3 開發者來說,為藝術家建立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從未被開發的機會,特別是在藝術家創作過程中,讓粉絲可以參與並作出貢獻,可以幫助 Web2 原生觀眾過渡到 Web3。我們將在本周晚些時候的粉絲接引和體驗報告章節中深入探討這個問題。

更好的溝通激勵措施

正如本文所說,無論是藝術家的使用(例如與音樂相關的 Mirror 眾籌的 200 個 ETH )還是投資者的興趣(例如 Rally 和 P00LS 等平臺近 9000 萬美元的資金),社交通證一直在音樂 / Web3 領域中勢頭最猛。

這種趨勢的一個突出的問題是 —— 迫於壓力而采取快速的行動,卻忽略了對這些通證給藝術家和粉絲關系帶來的外在的、金融化的激勵,以及這如何能極大地改變藝術家經營他們事業的方式(無論好壞)。

像眾籌或通證銷售這樣的機製,當然會給粉絲一種更深入和直接參與藝術家成長的感覺(反過來,也讓藝術家更直接地接觸他們最忠誠的粉絲)。但這種藝術家和粉絲的新結構並不一定能讓他們免受根深蒂固的遺留問題的影響,或失去藝術家代理權的潛在風險。事實上,有意或無意地用外在的獎勵代替內在的獎勵,通證可能只會加劇這些問題,特別是從粉絲的角度來看。

關於 Deadmau5 的最新通證 Head5 的發行,Water & Music 的成員和軟件開發者 Lee Martin 最近在推特上概述了他作為粉絲在這些問題上的體驗。從 Martin 的角度看,他發現許多通證持有者「思考鑄幣是否因為沒有立即售罄而失敗」,以至於感覺「他們對失敗的定義與他們的 NFT 的感知價值有關」,而非優先考慮藝術或藝術家本身的內在價值。

藝術家社交通證的持續興起,使人們迫切需要圍繞藝術家社交通證的激勵設計,有更清晰的語言和溝通,以直接解決以下問題:

通證所有權的真正含義是什麽?在傳統的藝術家與品牌的關系中,這可能意味著對知識產權的控製和利用。在 Web3 中,它可以是這一點,也可以是對一個潛在的、稀有的、可收藏的數字資產的所有權。藝術家必須清楚他們提供的是什麽,粉絲購買的是什麽。(我們在合作報告的合同章節中深入探討了定義音樂 NFT 數字所有權的復雜性)。

歌迷購買的動機是什麽?通證持有人是作為歌迷還是投機者行事?如果有的話,音樂版稅的承諾是如何影響貢獻者的動機的?藝術家是如何定義眾籌貢獻者在創意產出方面的決策權的?

通證的長期價值來源是什麽?是否有一些共同的使命或一套核心價值觀將通證持有者的社區聯系在一起,這超越了單個藝術家的收入能力、個性或名人的吸引力?如果有,技術將如何促進這個社區圍繞這些價值觀的協調,而不僅僅是共享融資?或者,借用 Martin 推特上的一句話:「請問,你如何把那些『持股人』變成粉絲或你的藝術,而不是把你的粉絲變成『持股人』?」

隨著這個新生的音樂 / Web3 全景圖的成熟和擴大,隨著市場和協議的出現和消失,重要的是要記住 —— 藝術家本身就是這個新模式的平臺。在一個真正的去中心化框架中,音樂不再受製於 DSP 或實體店面的隨意性;相反,如果一個「平臺」只不過是一個定製的前端,供藝術家和他們的粉絲社區使用公共區塊鏈相互接觸,那麽它就是真正的 Web3。即使這個最新的音樂 / Web3 浪潮中的某個工具最終關閉了它的大門,理想的情況是,所有的基礎信息 —— 從 NFT 到社交通證和其他資產 —— 仍然永遠存儲在鏈上。從平衡資本流動和嘗試更多的長期效用到擁抱真正的去中心化的基礎設施,我們希望看到,音樂 / Web3 生態系統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內以藝術家為中心蓬勃發展。

生成海报
请长按保存图片,将内容分享给更多好友